年轻人,你为何睁眼到天明?
发布人:心理中心  发布时间:2021-08-31   动态浏览次数:61

中国睡眠研究会数据显示,我国成年人失眠率高达38.2%,3亿中国人出现失眠问题,且数据正在继续攀升中。而在失眠人群中,“95后”“00后”“10后”为代表的年轻人是主力军。《2020中国睡眠指数报告》显示,2020年人们平均睡眠时长仅为6.92小时,相比2013年减少了1.58小时。在入睡时间上,人们从2013年的22点入睡,普遍变为23时55分,甚至还有近1/3的人熬到凌晨1点以后才能入睡。


在过去一年多,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人们居家时间增加但整体入睡时间延迟了2到3小时,对睡眠问题的搜索量增长了43%,超过1/3年轻人入睡时间很长,很难在半小时内入睡。

失眠为何成为一个普遍存在、引起全社会关注和共鸣的热点话题?


在偷来的时间里主观性失眠

睡眠在人的一生中,占据总寿命的1/3,是保障身心健康的重要活动。长期失眠将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,甚至诱发炎症、幻觉、中风等生理疾病或精神、心理类疾病。

危害众多的失眠在年轻人中逐渐成为一种“流行病”,甚至网民们会互相调侃,不失眠简直不够格作为现代年轻人。至于失眠的原因,则五花八门,但大体可以归为“主动型”失眠与“被动型”失眠。

所谓主动型失眠,也可称为“假性失眠”。今年3月20日,世界睡眠日前,阿里健康发布了一份《睡不着报告》。数据显示,6成以上的失眠者是“90后”和“00后”,其中有3成失眠者是假性失眠。在医学上,假性失眠意指主观性失眠,失眠者并非对失眠问题无能为力,相反,这些假性失眠者可能主观上造成了失眠的结果。

譬如,许多年轻人习惯睡前玩手机,而手机等电子设备屏幕释放的短波蓝光会刺激人体视网膜,睡前长时间处于这种暴露中,人体内褪黑激素的分泌容易被抑制,即使放下手机,人也很可能被影响,难以在短时间内入睡。如此一来,睡眠推迟、生物钟紊乱则催生了失眠。此外,假性失眠还可能出于一些心理原因,心理上放大入睡困难、低估睡眠维持时间等,人为地制造焦虑,使自己更难以入睡。


然而,在假性睡眠背后,或许也隐藏了年轻人为逃离紧张的日常生活,尽力享受每天片刻的属于自我的时光,以至于舍不得入睡,为这偷来的精神自由付出丧失部分睡眠的代价。


王婷便是这样一个失眠者,“90后”北漂,目前在一家创业公司做设计师。她和朋友合租在北京通州,每天早上通勤一个半小时上班,工作日总是一刻不得停歇,晚上十点多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家。等收拾好躺在床上,通常已将近十二点,她的睡前活动每天十分重复——掏出手机刷微博。

只有这时,王婷才有时间翻翻微博,浏览首页关注的有趣博主,看他们今日又讲了什么新鲜事,又打卡了什么美食餐厅,又出游去了哪些地方。深夜时分,她用这偷来的睡眠时间,解放自己的头脑和心灵,似乎顺着网络追随这些人去了远方,过上了一种不同的超脱现实的生活。

王婷并非少数,许多为生活奔波的年轻人,每晚用偷来的时间为自己安排一场心灵按摩,但这样极容易造成主观性的假性失眠。虽然如此,年轻人似乎早已做出了自己的选择——夜可以熬,觉可以失,但每晚固定的精神喘息不可以丢。

如此一来,想要这部分假性失眠群体每晚不熬夜,乖乖睡觉,不为失眠率贡献数据,更需要通过政策制定、社会倡导,减轻年轻人的生活压力,在8小时工作时间之外,将生活的时间归还给年轻人。


明明很累且想睡,却睡不着


与主观性失眠相对的是,许多年轻人更务实,无论是出于对身体健康的考虑,还是对工作效率的考虑,年轻人越来越注重养生,除了热水泡枸杞,也开始早睡。然而问题是,许多人明明想睡却睡不着。


李锋对此深有体会。他是一名“80后”沪漂,在银行做管理,每天工作、应酬,生活节奏甚至比在互联网大厂还紧张。从去年开始,李锋连续加班,每天回家总是深夜,疲惫的他完全丧失了熬夜刷手机的欲望,脑子里只想睡觉这一件事。然而,无论脑袋多么晕沉,躺在床上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睡。

李锋形容那种感觉:脑子里在不停地过画面。有时是工作中的各种报表和PPT,有时是行里他负责安排的集体活动,有时是工作中接待客户的场景......脑子里像放电影一般,他很难叫停,有时出现的不是工作场景,而是妻子、孩子、父母等家庭场景。李锋不受控地胡思乱想,越想脑子反而越兴奋,甚至躺下一个多小时后变得睡意全无,头脑无比清醒,有时勉强能在凌晨入睡两三个小时,有时竟睁眼到天明。

李锋这样的青年不在少数,造成他们失眠的原因主要归结于工作生活压力与情绪波动。医学研究证实,人体长期处于高压力中,情绪起伏不定,很容易触发身体应激反应系统,体内应激激素大量分泌,从而导致入睡时间延长,使睡眠变得支离破碎,久而久之便长期处于一种失眠状态。这种失眠不同于主观型失眠,而是一种无能为力、不受控的被动型失眠。


如此看来,许多网友调侃的所谓一上班就失眠,一放假就不失眠,也未必全是段子。高压力的现代生活,不仅挤压了人的精神空间,更影响人生理层面的健康指数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许多年轻人对失眠缺乏认知,不了解失眠可能不只是一个单独存在的现象,而是系统大问题的一个小指征。譬如,如今罹患精神或心理问题的群体越来越多。国家卫健委发布的《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(2020年)》显示,我国居民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人群逐渐增加,2019年抑郁症患病率达2.1%,焦虑障碍患病率达4.98%。

而无论是抑郁症还是焦虑症,失眠都是其中一项显著指标。这也提醒我们,倘若长期处于失眠状态,除了是假性失眠和压力导致的被动性失眠,也许应该注意自身的精神和心理健康,也许失眠只是一个开始的信号,而非最终的结果。

而当下流行的“躺平”热潮,与失眠殊途同归,都是部分年轻人对疲劳生活的反抗。

韩裔德国哲学家韩炳哲在《倦怠社会》一书中提出,当今世界已经由传统的规训社会转向功绩社会,每个人从被各种法令规训的对象变为拥有自由意志的功绩主体。我们不再受到显性的挤压,人人平等深入人心,鼓励人们成为自己,掌控自我的命运。


但在这种大转向中,新的、更加隐蔽的危险却滋生了。做自己、自我实现,对人造成一种积极的可转换为动力的压力。而自我实现意味着必须好好奋斗。如果人无法停下来,又不会减压,就会与自身为敌,与自身作战,到头来筋疲力尽,便很有可能变成失眠患者、抑郁症患者。

也许,我们能为自己做得更好的事,是学会与自己更好地相处,找到更自洽的生活方式。


文章来源于中国青年杂志 ,作者落白